醫用集中供水系統工藝流程革新,提升醫院用水安全與效率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醫院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醫用集中供水系統在醫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一系統通過一套中央制水設備和不同功能處理模塊對自來水進行深度處理,確保水質達到各科室醫療用水所用水質以及直飲水的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要求,再通過管網循環輸送至各科室和各病區用水點。本文將深入探討醫用集中供水系統的工藝流程及其帶來的諸多益處。
醫用集中供水系統主要由預處理系統、反滲透系統、深度處理系統、循環供水及消毒系統組成。在預處理階段,原水首先進入原水箱,經過加壓泵加壓后,進入活性炭過濾器進行過濾。活性炭過濾器憑借其強大的吸附能力,有效去除水中的余氯、異色、異味、有機物和微生物,為后續的深度處理打下堅實基礎。同時,軟化裝置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降低水中硬度,確保水質符合反滲透膜的進水要求。
進入反滲透系統后,高壓泵將水輸送至反滲透膜組件。反滲透膜以其微小的孔徑,只允許水分子通過,而細菌、膠體物質、可溶性固體及有機物等雜質則被截留并去除。這一過程中,系統對產水水質進行實時監控,一旦水質不合格,將自動排放并報警,確保每一滴水都達到高標準。值得一提的是,“濃水”在這一過程中被回收利用,體現了系統的環保理念。
對于部分對水質要求極高的科室,醫用集中供水系統還配備了深度處理系統。這一系統主要包括二級反滲透系統和電去離子(EDI)系統。二級反滲透系統進一步提純水質,而EDI系統則通過離子交換技術和電滲析技術,在電場作用下實現水中離子的定向遷移,深度凈化除鹽,制取高品質超純水。
最后,經過深度處理的水進入循環供水及消毒系統。系統通過變頻恒壓供水機組確保水壓穩定,紫外線殺菌器和終端過濾器則對水質進行最后一道把關,確保水質安全無害。循環管網將處理后的水輸送至醫院各科室,滿足透析、生化檢驗、病理科、消毒供應中心、內鏡中心等多科室的用水需求。
醫用集中供水系統的應用,不僅解決了醫院各科室分散供水模式的弊端,提升了醫院現代化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顯著的效益。系統具有降耗減排、水質可控性好、運行成本低、耗材用量少等諸多優點。同時,由于系統占地面積小,節水節電,智慧運行,集中管理方便,大大提高了醫院用水的安全性和效率。